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根据不同地区和考试方案有所不同。在“3+1+2”方案中,考生需要参加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,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,在条件成熟后,提供两次考试机会。
首先,了解新高考制度。新高考制度的核心是“3+3”模式,即3门必考科目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)和3门选考科目。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,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这6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。因此,在选科前,考生和家长需要充分了解新高考制度的要求,以便做出合适的选择。
新高考选科的首要任务是充分理解新高考改革的内容。其实,这个改革并不复杂,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,学生自主选择三门课程作为选考科目。这三门科目依然包括传统的政、史、地、物、化、生,浙江省多了一门技术科目。学生在这六门或七门科目中选择三门,与语数外的成绩一起计入高考总分。
具体来说,在新高考改革中,语文、数学和外语是必考科目,而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地理、政治等科目则被列为选考科目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三门科目参加考试。但是,在一些地区或某些情况下,选考科目可能会被规定为必考科目,考生必须参加这些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和学分。
新高考改革带来了两种主要的选科模式:3+3与3+1+2。在3+3模式下,学生在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之外,可从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六个科目中自由选择三科。值得注意的是,考生需留意高校部分专业对三科中的特定科目有特定要求,如要求必选物理。
其中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,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;物理、历史、化学、地理、思想政治、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,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。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,数学、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,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。
新高考的考试科目根据不同地区和考试方案有所不同。在“3+1+2”方案中,考生需要参加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,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,在条件成熟后,提供两次考试机会。
新高考采用“3+1+2”模式进行选科,具体为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作为全国统一考试科目;“1”为首选科目,考生需在物理与历史中自主选择一门;“2”为再选科目,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四门中自主选取两门。在选科时,应以个人实力为主导。通常,学生会有偏科现象,部分科目成绩优异,部分则一般。
“3”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“1”为“首选科目”要求从物理、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1门,“2”为“再选科目”要求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2门。其中,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;物理、历史、化学、地理、思想政治、生物6门由各省市组织命题。
新高考3+1+2模式,选考科目中,思想政治/地理/化学/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,每门满分100分。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: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。排序中,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,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。
物化生: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,一般理科很强的学生,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,这样的选择可能会违背了新课改全面发展的理念,但是新高考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,按照兴趣爱好为准。物生政: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,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,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。
新高考3+1+2选科模式,包含12种组合,选科依据个人学科基础、提升潜力与兴趣进行。模式包含必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限选物理、历史,以及自选的两门科目,范围包括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,以及除必选外的其他学科。学科基础是选择的关键。基础良好的学科意味着起点优势,选择优势学科能提升成绩。
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与以往有所不同,需要提前收集各高校专业对高考科目的要求,以确保选科时能覆盖未来专业的需求。如若不选择高中学习过的生物,则某些专业可能受限;而某些专业如地质调查,可能需要地理基础。因此,预先了解专业信息是关键。
新高考选科吃亏的两类学生如下:偏理科的组合,但没有选择物理的学生。在新的高考制度下,物理被视为理工科的基础科目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如果学生没有选择物理,即使选择了化学和生物等理科科目,也可能会在赋分上处于不利地位。
数学不好的学生在新高考中吃亏明显,数学成为所有人的统一高考科目,且参考人数大幅增加,其重要性显著提高。部分选择文理混合组合的学生可能会出现“无脑选科”的情况,选取如史化生等专业指向不明、学科间衔接不好的组合,这对学生长远发展极为不利。
新高考“3+1+2”模式对这两类学生是很不利:一类学生是物理和历史都不好的,第二类学生是物理和历史都非常好的学生。
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孩子比较吃亏。因为在赋分制条件下,中等偏上的孩子,他们选择的考试科目可能是比较热门的理科类考试科目。在赋分的时候,如果大家的考试成绩都比较好,有可能导致赋分之后的成绩比原始分数的成绩要低很多。因此,赋分制条件下,学习成绩本身处于中等偏上的孩子就比较吃亏。
所以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更容易拿高分,这样在赋分的时候,分值也会更高。成绩中等偏下的考生。赋分制对于成绩中等偏下的考生来说,反而优势更大,因为一般成绩比较好的学生,都会选择比较难的学了,尤其是物理和化学,这两门,但是在赋分的时候可能会吃亏,反倒是成绩中等偏下的考生,赋分更高。
文理不分科以下三种人比较吃亏:数学不好的人。高考改革后,除了增加选科外,高考数学也不再分文理两类;且数学将成为所有人的统一高考科目,参考人数也将大大上涨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因此,数学不好的学生参加新高考比较吃亏。部分选文理混合组合的学生。
当老师要选什么科目科目如下:必须选考物理,才能报考的师范类专业:数学与应用数学(师范)、物理学(师范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师范)、数学类、教育学类、物理学类。
如果是传统高考地区,那选择的科目最好是文科。如果是新高考地区,在选择必考科目的时候,就应该选择历史作为必考科目。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,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,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。高级中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,上承初中,下启大学,一般为三年制。
如果你想当语文老师,任意选课就可以了,不受限制;如果你想当历史老师,只要选择历史一门学科就可以,也可以选择地理,其他两科任选,都可以报考;如果你想当物理老师,只要选物理一科就可以,其他两科任意搭配。
当老师要选的高考科目如下:必须选考物理,才能报考的师范类专业:数学与应用数学(师范)、物理学(师范)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师范)、数学类、教育学类、物理学类。必须选考思想政治,才能报考的师范类专业:思想政治教育(师范)。必须选考历史,才能报考的师范类专业:历史学(师范)。
教师选科建议选择文科,即选择历史、地理、政治三科。如果是“3+1+2”新高考地区的考生,建议两门必考科目中选择历史,四门选考科目中选择任意两科,例如选择地理和化学,化学和政治。这个组合是考师范专业的最佳组合,能够报考绝大部分师范类专业,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的专业招生要求也是这样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