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笙
陕西新高考政策于2022年启动,2025年全面实施。以下是政策的主要内容:
考试科目和方式:陕西新高考采取“3+1+2”模式。所有学生都需要参加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。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,学生首先在历史、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,然后在化学、生物学、思想政治、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。
高考总分计算:高考总分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,满分750分。其中,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,每门满分150分;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,每门满分100分;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,每门满分100分。
招生录取方式:自2025年起,除提前批次外,分本、专科两个批次录取。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、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、分别划线、分别投档,采用“院校专业组”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。
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:将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,实行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评价方式。明确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、中职学校毕业生、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的评价录取方式,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,构建中等职业教育、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。
考试组织和成绩: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,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“合格/不合格”和等级呈现。选择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,时间安排在统一高考科目结束后进行,成绩当年有效。
综合素质评价:普通高中学校依托电子化平台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地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,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。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。
陕西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,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多维度的参考。
ミ記憶de承渃
陕西最新高考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考试模式:陕西普通高考实行“3+1+2”模式,包括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。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英语、俄语、日语、德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任选1门),不再分文理科;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和历史2门首选科目,以及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的2门。
成绩计算: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,满分750分。语文、数学、外语每门满分150分,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;首选科目(物理或历史)也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总成绩,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,以转换后的分数计入总成绩。
录取批次:从2025年起,高考录取共设置4个批次,分别是本科提前批次、本科批次、高职(专科)提前批次和高职(专科)批次。本科批次合并为一批,不再区分一本、二本。
投档方式:考生电子档案由投档到院校改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。如果考生选择服从专业调剂,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,不能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。
这些政策的变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,科学选拔人才,并顺应新时代的要求。
高考加分政策通常分为全国性加分项目、地方性加分项目和优先录取项目。以下是具体的分类和对应的加分标准: 分类 对象 加分标准 全国性加分项目 烈士子女、归侨、华侨子女、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加10分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加10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(含)以上或被大军区(含)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加20分 地方性加分项目 侨眷、港澳同胞及其眷属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
梅州市高考复读的户籍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 户籍要求:复读生需要具备高考资格,具体分为本市户籍和外省户籍两种情况。本市户籍的复读生报名相对简单,而外省户籍的复读生则需要满足父母一方具有梅州市户籍、本人持有市居住证以及完整的中考及高中经历等条件。 报名材料:在高考报名期间,考生需要携带身份证、户口本、毕业证
广西高考汉族考生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加分政策: 少数民族考生:除南宁市、柳州市、桂林市、梧州市、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,全区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,符合“三统一”(即户籍、学籍和实际就读地均在广西区内同一区域)条件的,加15分。自治县、山区县、边境县的少数民族考生也加15分。山区县的少数
以下是高考降分政策的主要内容: 本科一批:原则上不执行降分录取政策。其中,公安类、司法类、军队类及招收国防生院校专业,航海类专业,政策规定的农林类等享受加分政策专业,以及护理专业,在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后(本科提前批在征求志愿录取后),生源仍不足的,经批准,可在该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(含20分,下同),在第二次征求志愿中(本科提前批在征求志愿中)从高分到低分投档,由高校择优录取。
以下是重庆市高考报名的基本条件: 1. 学籍条件:考生须具有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籍,并实际就读。此外,考生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 截至报考当年9月30日(含)往前连续推算,考生至少具有我市3年户籍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3年学籍。 考生具有我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,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:随其父或母户籍已落户我市,其父或母为区县级(含)以上组织人事部门确认引进的优秀人才、区县级(含)以上政府审批的招商引资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