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高考复读的国家政策

  • 回答数

    6

  • 浏览数

    899

杀死喜欢
首页 > 高考落榜 > 关于高考复读的国家政策

6个回答 默认排序
  • 默认排序
  • 按时间排序

提刀杀尽天下负心人

已采纳
关于高考复读的国家政策
1分钟前发布 -【关于高考复读的国家政策】https://www.gaokaocn.cn 02月07日讯: 高考复读政策的实施在各大教育机构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,高考复读生与应届高考生在录取分数线上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待遇。教育部门已做出规定,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性对待复读生,在录取过程中,复读生与应届生采用相同的分数线和录取政策。在录取政策方面,复读生与应届生保持一致。
33 评论

龙行☆辉

已采纳
取消专项计划报考资格。考生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者退学,复读高考将不能再报考专项计划,比如高校专项计划、强基计划。高校不再招收握拆复读生。部分军事类高校和特殊专业明确不招收复读生。公办普高禁止招收复读生。各省份普通公办高中禁止招收复读生,考生只能就读私立学校。
81 评论

余温里的流年。

已采纳
2024年复读生高考政策:教材变化2023年5月开始,地理、生物等级考为新教材。2024年5月开始,物理、化学等级考为新教材。小三门科目成绩可以保留,但需注意2024年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的要求。各省(市、区)的教育考试部门明确规定,高考复读生在参加高考和录取的过程中不得出现减分录取的情况。
66 评论

无敌※覆三界

已采纳
报名费用减免。高考复读生在报名时,可以享受一定的报名费用减免。这将有助于减轻复读生的经济负担,提高复读生的报考积极性。考试科目选择。高考复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参加一部分科目的考试。这将有助于提高复读生的考试成功率。成绩优惠政策。
77 评论

魂牵梦绕的幸福つ

已采纳
高考复读政策,国家有明文规定,取消基本能力测试和英语听力,同时,不能报考国防生及军校等。高考,对于中国学生,是高中三年学习成果的总结,复读则是高考后重新学习一年,通常是因为考生未能如愿进入理想学府。复读主要在补习班进行,也有学生在家自学。复读是提高高考成绩的途径。
83 评论

顾辞曦

已采纳
国家对于高考复读的政策是允许学生选择复读,但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和规定。首先,国家教育政策明确规定了学生有复读的权利。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,其成绩对于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。
33 评论

相关问答

  • 高考复读人数福建

    ‌2024年福建省高考复读生人数约为2万人‌,这一数字相对稳定,每年大约有2万名考生选择复读‌。 复读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和对应届生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。2024年,复读生人数刷新纪录,达到413万,几乎接近本科录取人数,占据总高考报名人数的31%‌。这意味着大约69%的考生将无缘本科教育,应届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‌。此外,2024年因选科变革和填

    雪落红尘 1人参与回答 2025-02-07
  • 恩施高考复读政策

    关于恩施地区的高考复读政策,目前我没有找到具体的官方文件或公告。通常情况下,高考复读政策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: 复读资格:一般情况下,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往届生都可以选择复读。但具体到恩施地区是否有特殊规定,建议查阅当地教育局的官方文件或咨询学校老师。 报名流程:复读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考报名,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证、毕业证等相关证件。具体报名时间和流程可以参考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或恩施州教育局的

    婉若清风 1人参与回答 2025-02-07
  • 复读日记高考

    "复读日记高考"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,它可能是指一些高考复读生在备考过程中记录自己学习、生活、心理状态的日记。这些日记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分享,以激励自己和其他考生,或者作为备考经验的总结。由于没有具体的搜索结果支持,我无法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。如果你有特定的复读日记或者高考复读相关的问题,欢迎进一步提问。

    京都佳人 2人参与回答 2025-02-07
  • 高考没考上能否复读一年

    ‌2024年高考没考上可以复读一年‌,但有一些限制和条件。 首先,‌复读生的录取政策与应届生相同‌,复读生在高考中不会受到歧视或分数克扣。然而,复读生有一些限制,例如不能报考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,如部分师范类专业、医学类专业、军事类专业以及一些艺术类专业‌。此外,复读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无法报考学制较长的专业,如八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、五年制的临床医学

    心动 1人参与回答 2025-02-07
  • 高考复读妈妈的安慰

    以下是高考复读妈妈可以用来安慰孩子的话语: 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:强调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。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辅导: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辅导。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:在学习之余,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,保持身心健康。 陪伴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:陪伴孩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,让她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支持。 尊重孩子的选择:如

    imagepng 2人参与回答 2025-02-07